close

<海神家族>在戲劇類也榜上有名喔!!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09.12.20 04:17 am
 

每年表演藝術節目眾多,今年你挖到什麼寶,又錯過什麼?本刊就音樂、戲劇、舞蹈三類,邀請各領域專家從年初至12月15日親自看過的中外節目中,推薦心中「錯過可惜」表演,也可跨類別推薦,各類皆列十名,不計名次,採日期排序。

 

圖/聯合報提供
 

 

從推薦中可看出優秀跨界作品大受歡迎,全類中唯一獲三人青睞的是「歐蘭朵」,音樂類獲兩人點名的是「誰是接班人」,只容200名觀眾的小劇場在戲劇類表現突出,也讓人驚豔。前衛跨界、古典傳統都好,且待明年更多元的火花!

舞蹈類

●婚禮(世紀當代舞團,3/14)

趙玉玲:舞作大膽採用鋪滿舞台的白紙以及塗抹灰泥的人體設計,扭曲變形的人體律動、紙張拉扯的撕裂聲響,以及由表演者與大批皺摺紙張堆疊構成的舞台空間,塑造出枯槁慘白的超現實舞蹈意境。舞蹈語彙與結構突破創新,具大氣魄。

●春之祭(歐伯梅耶,3/28)

耿一偉:真人舞蹈同步化成虛擬立體動畫,試圖創造1913年「春之祭」首演對觀眾產生的震撼,現場雖無暴動,但我們都看到未來。

 

當紅奧地利媒體藝術家克勞斯‧歐伯梅耶的新作「春之祭」,觀眾須戴3D眼鏡才能觀賞完整作品,締造嶄新視覺體驗。
圖/兩廳院提供

●不聽話孩子的故事(鴻鴻導演、賴翠霜編舞,5/1)

平珩:表演藝術已是跨界、合作與共生的時代,不同背景的藝術家要能真正傾聽對方,本作做到了。有極具戲劇性的肢體語彙,有生動的故事,配搭能讓舞者神出鬼沒的舞台,不僅好看,更是一齣少見沒教條、又能讓大家有所思的親子舞劇。

●動覺實驗場Entity(麥奎格之隨機現代舞團,5/22)

鄒之牧:難得一見的、幾乎前所未見的肢體使用與編寫,為舞蹈帶來全新視野,節目與世界的「即時性」,也是價值之一。表面乖張的肢體設計,卻能自成一系統、一語言、一世界,恐是編舞能見真章的分野。

●雲豹之鄉(新古典舞團,6/5)

趙玉玲:舞作批判當代社會遠離純真,認同混亂、暴力失序的現象。舞蹈運用源自於棒球的投擊閃躲以及體操的翻滾騰躍,描繪競爭與衝突的場景。

●世運開幕及聽奧開幕(7/16、9/5)

平珩:台灣60年以來首次的國際大型賽事都在今年發生,世運與聽奧開幕都結合了台灣一等一的表演藝術、設計及創意人才,整體規畫讓國內及國際的觀眾感受到台灣多元的生命力與豐富的藝術表現,要熱鬧不難,要熱鬧得有「氣質」,就是表演藝術的力量了。

●迷幻英雌(蘇文琪、比利時靛體舞團,8/28)

鄒之牧:為國內舞壇帶來衝擊。我錯過她稍早的作品Loop Me,也不清楚在此作中她扮演的角色,但該作單靠她的筋肉、分量、身體本身的質與量感便建構起一支「舞」,有其時代的獨特性。

●行草三部曲(雲門舞集,9/2、9、16)

趙玉玲:由具體到抽象、規範到忘形,行草、行草貳與狂草的連演,展現美感與動感兼具的跨領域製作。複雜多變的創新舞蹈語彙,融合芭蕾、現代舞與太極導引。舞者以誇張變形的動作、力道與軌跡,展現超人的技巧、體能與反應。舞作創造多重意境與意趣,將觀眾提升至靜思觀想的時空。

 

雲門舞集今年首度連續演出「行草三部曲」,未來不會再連演。
圖/雲門舞集提供

●捕捉(葉名樺,11/6)

鄒之牧:一顆躍起的新星。去年「Dimmer」即顯現編舞自成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的不同流俗,今年的「捕捉」更精進,展現細節的更加照顧與企圖。動作的創新是她最大的資產,翹首以待後續發展。

●「正在長高」vs.「我為美殉身─艾蜜莉‧狄金生」(12/4)

平珩:驫舞劇場全是男性,每年新作總能見到他們真正花了時間發展出頗為原創且生動漂亮的語彙,「正在長高」景乾淨、燈簡潔、瞬間動力驚人,整個演出,MAN啊!「我為美殉身」的稻草人舞團則全為女性,力量同樣不凡。令人欣喜的是:舞蹈世界裡,女不再一定需要男,男也可以不用女,男男、女女一樣有看頭,或說性別不再是議題!

戲劇類

●歐蘭朵 (羅伯‧威爾森、魏海敏,2/21)

耿一偉:威爾森與魏海敏在極簡舞台相遇,如同重大藝術事件,本劇引發兩極爭議,說明革命性作品需要更改看的方法。

孫家璁:從舞台設計、音樂編排、到威爾森最拿手的燈光,讓大家見識到世界級的藝術表現手法,魏海敏以獨角戲演全場,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李宜錦:魏海敏展現練家子的功夫,一個轉身便能讓觀眾立刻了解時間、性格、性別的變幻,不但獨擔全場,還始終維繫台上張力,極為不易。

 

國際大導羅伯‧威爾森與京劇名伶魏海敏、國光劇團打造的「歐蘭朵」,是今年度表演藝術中,唯一獲三位推薦人推薦的力作。
圖/兩廳院提供

 

●無路可退(流民寨,4/23)

 

鴻鴻:帳篷劇的表演形式活潑多變,題材貼緊本土歷史與現實,予人莫大的直接感動。取材自1949「麥浪歌詠隊」真實事蹟,透過對形形色色小人物的處境刻畫,穿插許多對於政治與社會的批判,重新展現80年代小劇場與社會對話的旺盛能量。

●少年金釵男孟母(創作社,5/14)

鴻鴻:兼具歷史情懷與現世關懷的性別突圍之作,表演精到、調度純熟,從容出入隔代時空,南管搭配性愛場景,實驗性與典雅感互不扞格,真乃奇蹟。

●2012(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6/25)

鴻鴻:難得一見,具實驗精神又深思熟慮的環境劇場。來自港台韓日的跨界演出者,形式拼貼裝置、戲劇、舞蹈、音樂、和儀式。莫比斯讓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的空間宛如躍動著不同的靈魂,讓觀眾彷彿但丁遊歷三界,在人間體會地獄和天堂。

●高級生活(日本流山兒祥,9/11)

徐亞湘:四個能量飽滿、表演準確又默契絕佳的演員,生動地詮釋出四個社會邊緣人處在瘋狂、暴力、恐怖的氣氛重壓下的底層圖像。看過保證賺到,一齣讓我們在看時捨不得將視線移開、忘了呼吸,看後一談再談、不斷回味的好戲。

●最美的時刻(無獨有偶,10/15)

徐亞湘:劇場新星魏雋展在形體表演、舞台語言展現了令人激賞的可能性與情感張力。完美的人偶互動、驚豔的舞台設計、導演明快節奏處理與令人作噁難堪的性愛畫面,交織出劇場藝術「最美時刻」。

耿一偉:改編德國作家明夏同名小說,BABOO、無獨有偶與魏雋展利用偶戲與道具,極盡玩耍之可能地嘲諷資本主義,還有我們自己的虛偽。

●聖女貞德 (美國麵包傀儡劇團,11/20)

鄒之牧:教科書級的世界劇團正式來台演出,難得有機會再看到這麼純真、簡單、又極有效的劇場形式。60年代以降的堅持,令人遙想起那個時代的精神與理想性,其信念一與現實落差、二與當今世代的差異,益顯悲壯。表面童稚、克難,卻是詩意精鍊美學,不但不幼稚,反而深沈。

●約/束(台灣豫劇團,11/28)

徐亞湘;河南梆子在台灣找到了安身立命的藝術位置。一齣讓人覺得好看欣喜的好戲,而非被河南梆子框限的劇種藝術,莎劇「威尼斯商人」成功的移植改編詮釋,劇種界線的模糊化,及王海玲、蕭揚玲精彩演出,讓豫劇在台灣不再「約束」!

●愛錯亂(創作社,11/26)

耿一偉:香辣刺鼻的台味三杯雞,神雕俠侶、餐廳秀加阿莫多瓦的奇情劇場,透過誇張的舞台風格,導演劉守曜讓我們看到自已身處在慾望錯亂的年代。

平珩:蟄伏10年的劉守曜驚人之作,一反過去精緻、詩意的情境,旋轉舞台一開場就旋出了氣勢,每段戲不拖泥,選角又極成功,內容荒謬又能與當代社會呼應。

●海神家族(陳玉慧,12/11)

鄒之牧:以完全自由的手法,將整個大劇場化為個人的如文學、電影般行雲流水。舞蹈、野台、陣頭全占據一腳,然只是其文學性及魔幻超寫實的一部分。適切的音樂、演技讓感情有了著力點,影像也有味地提供了弦外commentator(評論)。大時代剪裁至此有其難度,舞台轉換自由至「奇觀」且有效,是個忠於內心作品。

 

其他推薦榜:

●極限震撼(極限震撼,12/15)

耿一偉:在虛擬的電子時代,為渴求的人們提供直接而刺激的無害經驗,將之結合為感官的狂喜儀式,也提供我們看這些元素的不同角度。

 

 

創新劇場形式的「極限震撼」,被譽為兼具藝術及娛樂性。
圖/聯合報系提供

音樂類

●菲利普.格拉斯「渴望之書」 (3/7)

 

葉綠娜:格拉斯向來獨創一格,融合東西方音樂,而且持續創新至今,相當偉大。他這場音樂會為李歐納.柯恩的詩集譜曲,還結合影像,並親自參加演出,非常難得。

 

72歲的格拉斯,至今創作不輟,讓同是音樂家的葉綠娜甚是感動
圖/兩廳院提供

●以利亞(林望傑指揮國家交響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4/7)

孫家璁:孟德爾頌唯一的神劇「以利亞」,和韓德爾的彌賽亞、海頓的創世紀是音樂史三大神劇,這場音樂會帶給聽眾非常感動的夜晚,證明好音樂可以撼動人心,達淨化心靈之效。

●明茲小提琴獨奏會(5/4)

李宜錦:巴赫若是聖經,帕格尼尼就是神,這場音樂會拉完帕格尼尼24首奇想曲,相當少見。明茲音樂性極好,使得帕格尼尼的艱深技巧聽起來沒那麼難,聽眾不但能優遊於旋律,回想起來還能很感動,把難拉得簡單,就是明茲的功夫。

●顧德曼大提琴獨奏會(5/22)

李宜錦:顧德曼永遠那麼穩健,只要她琴音一出,不論坐在音樂廳哪個位置,都會被吸引。她的音樂渾厚、充滿共鳴,線條俐落完整,一拉就拉到心坎裡,聽眾不管熟不熟那些曲子,都很容易進入她的樂聲。

●跳Tone!(雲門二、北市國,8/21)

李宜錦:音樂和舞蹈搭配巧妙,讓我驚覺原來音樂和舞蹈可激盪出如此光亮。比如黃翊根據哈察都量樂曲編的舞,由我拉小提琴,每次主題再現,舞蹈就會有不同表情,讓我也跟著改變,發現音樂原來能視覺化!舞者的音樂及樂者的舞蹈也很精彩,台上台下都開心。

●瑪儂‧雷斯考 (朱苔麗、簡文彬指揮北市交,10/2)

葉綠娜:相對於另檔歌劇「卡門」,「瑪儂」較少演出,更引人注意。這場音樂會的音樂讓我印象深刻,朱苔麗唱得很好,廖聰文等人表現佳,北市交也進步很多,簡文彬對音樂處理更是得心應手。和卡門的大製作、高成本相較,「瑪儂」可說以低成本達到更高期望值。

●吉田兄弟新三味線(10/25)

樊慰慈:成功結合日本傳統用於民謠的樂器,及現代爵士、搖滾樂風,在融合傳統與流行的同類表演中,達到相對的高點,又不流於媚俗。舞台動作簡約、沉穩,承續道地的日本傳統,與現代樂風、燈光並置時,顯得矛盾卻又和諧,開創新路。

●傅聰鋼琴獨奏會(10/9)

葉綠娜:全場彈海頓,且選了許多罕被演出的曲目,全球少見。傅聰藉此展現了他藝術的崇高層次而非炫技,也顯現他對早期古典的熟稔,與對營造仿古音色的考究。

●誰是接班人--古典音樂家興亡史 (基頓‧克萊曼、伊古德斯曼&朱,11/20)

樊慰慈:與吉田兄弟一樣,都早就紅遍網路、不靠制式宣傳票就賣光,超越一般表演操作模式。音樂會脫離傳統演奏形式,融入劇場式演出,以詼諧手法批判20世紀後商業市場將古典音樂家塑造成巨星的現象,一般觀眾就算忽略其對商業機制的嘲諷,也會被表面喜趣與天衣無縫的演出搭配所吸引。基頓‧克萊曼身為大師,仍願配合演出,居間穿針引線,更令人激賞。

李宜錦:讓觀眾很有共鳴,不會覺得和演出者有距離,許多橋段將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巧妙結合,又能訴說深意,如出自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的「All By Myself」,刻畫出音樂家的孤獨,相當生動,伊古德斯曼&朱更是創意無限,演奏也很棒。

 

基頓‧克萊曼(中)和搞笑二人組伊古德斯曼(左)&朱(右) 的「誰是接班人–—古典音樂家之興亡」音樂會,受兩位推薦人熱情讚美。
圖/兩廳院提供

●郎朗‧狂想(12/2)

樊慰慈:從主角、企業贊助、台下的明星名人及看來非聽古典音樂的群眾,都可看出該演出經大幅商業包裝,然而除了郎朗,恐無其他鋼琴家能帶來足以塞滿小巨蛋的上萬觀眾。他並非今年最令人激賞的鋼琴家,但他能以幾乎全是古典曲目,吸引到這麼多一般觀眾來聽古典音樂,這種搖滾巨星般的魅力,在小巨蛋演出時更能凸顯,也成為當今商業操作的典範。弔詭之處在於,這也正是「誰是接班人」音樂會所嘲諷的現象之一。

(特別註明:樊慰慈強調,其所有推薦標準在於音樂會所反映當前的音樂趨勢,不盡屬個人喜好或演出水準高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zusbodyguar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